当前位置: > 时代之声 > 组工论坛 > 正文
组工论坛

让基层干部以“为”树“威”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单晓东        发布时间:2025-07-15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支持基层干部大胆干事、树立威信。这一重要指示为各级支持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明确了行动指南。大胆干事是干部的职责和价值所在,树立威信是干部的形象和信誉体现,二者互为联系、相辅相成。必须着眼基层干部的成长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期盼需求,创造更好条件、减少更多负担、给予更多支持,助力基层干部想干事、多干事、干成事,以“有为”的实绩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威信。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的各项要求,为基层减负,改善基层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然而,个别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思想重视不够、工作落实不力的问题。有的“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让部分基层干部担心随时随地被问责,缺少了想干事的勇气和魄力;有的“不给马吃草,只让马儿跑”,让部分基层干部步履匆匆疲于应付,缺少了能干事的本领和能力;有的“只关注成功者,却忽视失败者”,让部分基层干部看不到进步的希望和盼头,缺少了干成事的激情和动力,等等,这些问题无形中束缚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消磨奋发有为的志气。若不能有效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然会影响到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有为”才能“有位”,“有为”方可“有威”。基层干部威信的树立是一场党心与民心的“双向奔赴”,是一场组织与个人的“同题共答”。各级党组织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基层减负。厘清基层的权责界限,鼓励基层把“应减之负”减下去、把“应尽之责”扛起来;优化考核标准,以实干论英雄,重显绩更重潜绩;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为基层“轻车壮马”,让基层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敢担责、敢作为。要紧盯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短板和现实工作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搞好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选派基层干部到矛盾最突出、问题最复杂的地方,接“烫手的山芋”、当“热锅上的蚂蚁”,着力提升服务群众的过硬本领,让基层干部挺膺担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大力营造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干事创业氛围,激励和保护干部队伍中的改革攻坚者,通过“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群众担当”的良性循环,让干事创业的“能将、干将、闯将”竞相涌现,全力为民服务。

基层干部威信的树立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用过硬的素质和能力拼出来、干出来的。各级党组织必须引导广大基层干部把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作为最大责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帮群众之所需,就能以奋发有为、行胜于言的实际行动把威信立起来,让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一线根深叶茂。

上一篇:莫在“收官”处休止

下一篇:莫让“问题清单”异形为“问题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