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口村坚持党建引领创新议事协商机制 共谋乡村治理蓝图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门头沟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8-01

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口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创新“12334”议事协商工作新模式(即:坚持党对协商的引领这个主导,围绕发展与治理两条主线,聚焦村集体事项、矛盾纠纷、民生热点三个重点,采用表决、恳谈、书面协商三种形式,规范议题确定、协商过程、结果落实、事后监督四步程序),以议事协商深化村民自治村庄发展,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协商、群策群力、共驻共建”的格局,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党建领航筑平台,多元协商聚民心。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这一主导,将其贯穿议事协商始终,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的深度融合。‌洪水口村党支部通过“三文件一机制”夯实制度基础:制定《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方案》明确流程,出台《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口村村域发展规划》锚定方向,编制《洪水口村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章程》规范运营。构建“1厅1点”协商实体平台(1个议事厅+1个议事点),实施党员“三带头”工作法(包户带头、岗位带头、协商带头),确保156户村民实现“议题有人领、协商有场地、决议有落实”。

‌网格聚力优队伍,村企联动谋发展。构建“片区+代表”网格体系,通过网格空间重构与主体赋能实现议事协商精准落地。将全村156户按居住区域划分为3个网格片区,从片区内共选出31名有公信力、有威望的村民代表,负责在协商前后通过入户走访、线上沟通等方式征集民意、传达决议,并依托网络协商平台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参与权。同步推进3家合作企业派驻6名员工作为固定“议事人”加入协商机制,通过“以工入股”模式合力谋划产业升级与村庄规划,实现了民意整合与多元共治的深度融合,践行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村事民商、村事众议”。

‌闭环协商提质效,阳光运作惠民生。‌建立“征集-协商-落实-监督”全流程议事机制,通过走访、座谈、网络多渠道收集村民关切问题,实行“3天预走访+线上平台”双轨制,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参与权。协商环节分级管理,一般事项灵活组织,重大事项需2/3以上代表出席,引入专家指导提升质量。落实阶段形成纪要,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办理,超权限事项及时上报镇政府。全过程资料存档,结果通过村务栏、微信群公示,接受村民监督,确保协商事项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

截至目前,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口村已经开展村级议事协商会议20余场,成功解决6大类发展议题,涉及产业发展、矛盾纠纷调解、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美化整治等方面,例如在产业发展方面,采用股份合作制模式,先后成立运输合作社、矿泉水厂等8个项目,带动全村156户村民入股490万元。在民生改善方面,实现自来水全覆盖,建成污水处理系统,完成道路硬化、外墙保温改造,安装地源热泵等设施,建成数字放映厅、篮球场、老年活动站等文化设施,通过议事协商将传统长桌宴升级为全村性民俗文化活动,已成功举办三届。在规范管理方面,针对70户民宿面临的厨余垃圾处理、布草洗涤等问题,通过“村委会+清运公司+农户”三方协议模式,建立规范化处理机制,以实际行动共建美好家园,洪水口村先后获评“北京最美乡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称号。实践证明,村级议事协商不仅是化解矛盾的“减压阀”,更是激活乡村治理与发展内生动力的“金钥匙”,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有事多商量、干事有力量”的民主治理样本。

上一篇:顺义区科创集团以党建“红色引擎”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下一篇:昌平区延寿镇与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开展党支部“红色1+1”共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