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建外街道打造伴生型网格体系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朝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8-06
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朝阳区建外街道积极探索创新,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共建共治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党建引领、数字赋能、全域协同、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范式。通过搭建伴生型网格体系、完善网格工作机制、建强网格活动阵地,实现服务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织密网格治理体系,筑牢精细治理根基。创新组建“居民+楼宇”伴生型网格,健全“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楼门党员”四级组织架构,配强伴生网格联络专员。整合多元力量,组建1173人的“一般+专职”网格员队伍;引导企业参与共建,组建55支特色网格服务队;依托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社会组织联合会,组建49个“网格伙伴”团队,充分发挥楼宇网格促进企业合作、伴生网格推动“企社反哺”作用,办理社区墙面翻修、员工居住证政策解读等实事5012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中海楼宇党委办公室、商务楼宇等342个阵地,搭建议事平台,畅通民意渠道。建立商务楼宇、居民网格联络员定期沟通机制,鼓励楼宇企业发挥资源优势,主动认领社区民生服务项目,高效推动“需求清单”与“资源清单”双向匹配、精准链接。系统总结优质品牌项目全流程经验,提炼形成“伴生网格”标准化工作法和可复制要素,在辖区内复制推广。搭建“红点”智能火源感知、“红墙”智慧楼体监测、“红眼”智能街情调度三大数字化场景,安装2062套智能监控设备和279个智能探头,实现20类场景智能预警、全流程可视化监管。建立“红影”数字孪生图谱,可视化展示102个网格概况、147栋楼宇产业空间。利用信息化平台和爬楼图数据定位12345反馈点位,提高网格治理精度。利用大数据深度分析居民、企业需求清单数据,科学制定解决策略。搭建“红心”智慧居家养老、“红窗”智能自助服务两大数字化场景,形成智慧居家养老体系。打造17家高品质驿站,上线“职工e站”小程序,建设AI法律空间站等特色空间,服务新就业群体。数字化平台智能感知街情
完善网格工作机制,提升服务响应质效。以党群服务中心等为固定阵地,常态化召开议事会。创新打造“网格聊天室”,利用公共空间开展流动议事。通过线上问需等方式,动态收集需求。整合社会治理专家、经济专家、各委办局职能部门骨干等力量,通过专题会诊、“政策直通车”等形式靶向服务网格治理。网格党支部牵头搭建“1+N”协商平台(1个议题+N方主体),组织职能部门、智囊团及企业或居民代表召开联席会议,研讨、制定问题解决方案,同步向社区、街道提报备案。建立“四类事件”分级响应机制,对网格层面无法解决的诉求,通过“社区汇总—科室联动—区级调度—全程跟踪”模式攻坚化解。定期组织召开企业资源对接会,推动上中下游企业合作。引导辖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居民需求清单与企业资源清单精准对接。选聘公信力高的居民和企业代表组建自治监督小组,参与项目评议、经费监管。组织动员企业、居民参与网格项目实地督查,确保治理过程可追溯、结果可检验。网格党支部在项目完成后,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展示成果,并开展项目满意度测评与内部复盘总结。
建强网格活动阵地,凝聚共治共享合力。标准化建设光辉里网格活动中心等10个伴生网格服务空间,为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提供坚实支撑。注重挖掘和利用社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将社区特色空间创新改造为网格活动阵地。精准把握光辉里社区作为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新中国首家国营酿酒厂)历史原点这一独特资源,将红星二锅头发源地的“曲子房”旧址创新改造为光辉里网格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核心商务区企业集聚优势,形成“党委引领、网格搭台、企业出力、居民受益”的良性互动格局。如星巴克北区总部响应地区需求,联合网格党组织策划“她的100种生活——植物微景观DIY”活动、社区花园共建活动,激发居民自治热情。高标准建设网格服务空间,清晰展示网格地图、负责人信息及联系方式,系统展示“网格治理六步”工作法流程图,通过活动照片墙生动展现队伍在解决居民急难愁盼、服务区域发展中的辛勤付出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