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两新"党建 > 正文
"两新"党建

同“新”协力 轮值当家 大兴区清源街道两新党组织焕发新活力‌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大兴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9-03

清晨的阳光洒在植树现场,来自各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党员们正挥锹培土、扶苗浇水,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这是我们支部轮值期间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没想到这么多人响应。”日出枫林党支部书记一边劳作一边介绍。这样生动热烈的场面,正是大兴区清源街道创新推行“轮值制”党建模式成效的一个缩影。

一、创新轮值机制,“两新”组团发展

面对辖区规模化企业少、两新组织党组织数量多、规模小、党员分散流动性强等特点,清源街道31个两新组织党组织、196名在册党员一度面临组织活动难开展、作用发挥不显著等困境。

为破解这一难题,街道工委深入开展调研摸底,创新打造“同新协力”党建品牌,以“轮值制”为核心抓手,建立计划清单、分工协作、议事协商、评价激励等规范化运行规则,确保“年初有计划、每月有活动、年底有总结”。

具体运作上,每年初各支部上报轮值计划,经党组织书记全体会讨论确定本年度每月主题;每月由1个党支部担任“东道主”,负责制定并牵头实施活动方案;年底召开总结大会,推选优秀轮值党支部进行表彰。

“轮值制让每个支部都有机会当主角,既激发了积极性,又促进了交流。”水晶之星楼宇党支部负责人表示。这种设计既打破了组织壁垒,整合了辖区资源,更激活了各支部的主体意识。

二、健全“四联”驱动,精准赋能提升

轮值机制并非简单的“轮流办活动”,而是街道系统主导下的全方位、立体化工作体系。街道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两新党建工作,着力构建“联学、联享、联办、联培”四大联动机制。

理论联学,筑牢思想根基。建立“缺什么补什么”的精准化学习模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企业经营实践深度融合。中教智业党支部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定期邀请专家授课,打造共享学习平台。各支部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常态化开展联学活动,累计参与达百余人,有效提升了党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资源联享,破解发展难题。创新推行“需求+资源”双清单管理模式,通过广泛座谈、走访调研,精准梳理形成12项需求清单、35项资源清单,畅通对接渠道,促进资源高效流动配置。此外,街道工委还畅通两新组织党组织诉求反馈渠道,由轮值党支部每月收集企业生产经营问题,精准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活动联办,激发组织活力。采取“共性活动引领+个性活动延伸”模式,每月精心组织统一主题党日活动,搭建交流互动主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协会党支部、水晶之星党支部等示范性党支部的标杆作用,通过“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帮带共建机制,有效带动新建或基础较弱支部提升规范化水平。

人才“联培”,建强骨干队伍。依托“远航工程”培训计划,构建“老带新、熟带生”帮带机制。邀请经验丰富的社区书记、老干部传授经验,全方位提升两新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懂党建、懂企业、善服务”的复合型党员骨干队伍。

三、改善“三不”难题,“两新”活力增强

四大机制的协同发力,带来了两新党建工作的深刻变革。最直观的变化是党建活动“转不动”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通过“联学、联享、联办、联培”的形式,有效解决了党建活动载体少、形式单一等问题。今年以来,轮值党支部已开展11场特色党日活动,参与党员500余人次,党组织影响力深入人心。

基层治理“融不进”的状况正在持续改善。一批两新党组织主动申请加入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或“拉家常”议事会。今年以来,轮值党支部已牵头组织开展多场公益服务活动,参与党员200余人次,服务居民2000余名。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辖区商户从业人员、律师、医生等群体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形成了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资源“不够用”的现象得到有效扭转。结合辖区高校多的资源优势,企业党支部与高校精准对接,有效缓解企业人才招聘困境,目前已与5所院校建立合作机制,为各企业招聘实习生30余名,切实提升了党组织服务企业、助推发展的能力。

“党组织帮我们解决了问题,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助力!”一位企业出资人由衷地点赞。这种精准服务不仅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更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了党建与发展的同频共振。

“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街道通过创新轮值机制和四大联动机制,真正做活了两新党建,实现了党组织建设与企业发展的互利共赢。接下来,清源街道将继续深化“同新协力”品牌建设,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创新活动形式,推动两新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红色动能”。

上一篇:石景山区老山街道开展2025年第一期“两新”组织党组织专题培训

下一篇:海淀区万寿路街道以“三新工作法”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