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三拍”顽疾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于乐 发布时间:2025-09-03
近日,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要解决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问题,防止出现拍胸脯、拍脑瓜、拍屁股的“三拍”干部。这一告诫如惊雷贯耳,在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时代急流中,其意义不言而喻。根治“三拍”作风绝非寻常任务,而是关乎城市治理效能、民心向背的要害所在。
“三拍”干部表现为三种痼疾,“拍胸脯”者虚言浮夸,动辄“包打天下”,罔顾科学评估,导致规划朝令夕改、基建反复折腾,徒耗财政;“拍脑瓜”者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凭个人好恶决断,罔顾现实与民需,致使治理沦为干部意志的跑马场;“拍屁股”者遇责则遁、推诿扯皮,致使难题积重难返、矛盾堆积如山。此三者严重侵蚀党的执政肌体,不断磨损民众信任基石,极大影响城市治理水平。根治“三拍”顽疾是一场干部自我革命的深水行,需以科学决策为“压舱石”、专业能力作“定盘星”、长效制度当“责任链”,久久为功不断发力。
以科学决策为基,锁住“拍胸脯”的虚妄。根治干部“乱表态”“轻许诺”之症,科学决策机制是第一道防线。建设“城市大脑”,整合规划、土地、人口、经济等多维数据,运用智能分析为重大决策提供“火眼金睛”;加强全链条风险评估,为重大项目设立“硬门槛”,严格执行法定程序审查和专家深度论证,防止出现“面子工程”“半拉子工程”;推广开门规划与恳谈议事,城市项目在依托专家智库的同时,保障民众代表参与审议,建设重大项目需征询民意,将“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嵌入决策核心。唯有如此,干部承诺方有坚实根基,“胸脯”也才能拍得正当、拍得心安。
以专业能力为盾,抵御“拍脑瓜”的妄为。防止干部“异想天开”,能力建设是关键防线。拧紧专业适配“螺丝钉”,确保城市总规、生态治理等关键岗位由精通专业的内行把舵;强化靶向培训“补盲区”,围绕智能城市、韧性城市建设等新兴热点,制定专项干部进修计划,切实提升专业素养;借力高端智库“外脑库”,健全科研院所专家支撑机制,推广首席专家责任制,让科学精神照亮治理实践;重视基层“练兵场”,推动干部深入街道、企业一线蹲点锻炼,在实践熔炉中锤炼成事之能和洞察之术。当干部胸有丘壑,“脑瓜”拍出的方是远见卓识,而非盲目妄行。
以长效制度为尺,严究“拍屁股”的责任。根治“溜号式”治理,必须构建闭环责任链。推行重大工程、重要规划责任追溯终身制,建档立案,无论岗位变迁、时光流转,履职责任永不脱钩;优化问责纠偏机制,精准区分“探索性失误”与“慵懒无为”,既不让避责者钻空,亦不让敢为者寒心;健全有为有誉的激励机制,为担当尽责者搭台子、给位子;完善“容错”不“容罪”的保障机制,鼓励敢闯敢试者放下包袱,在严守底线的同时大胆创新。当责任链条如钢索般坚牢,“拍屁股”的侥幸空间自会荡然无存。
祛除“三拍”顽疾非一日之功,当每一级干部都谨记使命、恪尽职守,城市才能真正承载起人民城市的温度,党和国家的制度根基也才能愈发坚实。
上一篇:牢记共产党员第一身份
下一篇: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