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建强“双奥·优才学院” 探索干部培养新模式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朝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9-11
朝阳区奥运村街道位于北部科创带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奥运文化遗产,科研资源集聚。但是随着城市社会结构的多元化转变,人口流动性大、居民需求多样化、社区矛盾复杂化等诸多新的治理挑战凸显,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基层治理人才。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双奥”特色,全面建强“双奥·优才学院”,着力打造一支“有活力、有能力、有潜力、有竞争力”的干部队伍,为推进“五宜”朝阳建设、打造“新五环国际社区”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双奥·优才学院”创始于2022年,充分整合辖区内的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和高校资源,引入优质课程资源和家园合伙人导师,合力打造基层人才孵化器。
建强组织体系。构建由街道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担任“校长”的负责机制,由党群工作办公室和社区办公室共同牵头,各部门协同、各社区参与,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坚持“对内+对外”双轮驱动:对内开展培训交流、户外拓展及课题研究,2024年以来,先后开展政策法规、议事协商、人工智能、心理健康等培训60余次,切实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对外与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共办、资源共享“三共”联动,其中,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开展共建合作,共同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有效破解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难题30余个。
强化阵地建设。优化线下实体空间,增设5个“互动式学习墙”、10个“小组学习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通线上学习平台,依托“掌上奥运村”公众号,开辟“双奥·优才学院”线上学习平台,及时发布学院工作动态,便于学员全时掌握信息、共享学习资源,对“课前”“课中”“课后”提供全时段、全方位支撑,为学员提供了能随时随地学习、能边学边思边干的学习空间。
优化课程设置。定制“差异化”课程,实施分类培养,针对科级干部、社区正职、业务骨干、年轻干部及新入职社工等不同群体,设置“基础—核心—精英”三级体系,通过沙龙、参观、团建等方式,邀请党校老师、社区名书记、辖区单位骨干进行经验交流分享,以服务态度优、理论基础优、专业技能优为“三优标准”,设计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实践性、互动性的“优才课程”,实现科学育苗、精准滴灌。构建“双轨化”师资队伍,聘请高校学者、行业专家担任学术导师,负责解读政策、拓展工作思路,同时,遴选街道领导、优秀社区书记担任实践导师,分享案例、工作经验,帮助攻关难题。2024年以来,共开展经验难题会诊50余次、经验分享70余次,为学员成长进步提供坚实可靠的师资支撑。
搭建干部训练营。紧扣基层治理需求、个人成长规律,搭建新生力量成长营、青年社工训练营、社区治理攻坚营、青鸾干部孵化营、基层治理MPA研学营、专项提升培训营等六大训练营,探索“一营一模式”(新生力量成长营为“筑基”模式、青年社工训练营为“巩固”模式、社区治理攻坚营为“拓展”模式、青鸾干部孵化营为“优化”模式、基层治理MPA研学营为“创新”模式、专项提升培训营为“提升”模式),采取“专家讲授+案例教学+实操演练”等方式,打造集专业性、可塑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干部培养“路线图”。近日,街道青鸾干部孵化营圆满收官,通过“思想铸魂”“工作提效”“开拓视野”“课题实战”四轮驱动法,持续锻造干部干事创业的硬本领。聚焦党群服务、产业促进、科技赋能、物业管理、未诉先办等5类课题,组建六个课题小组,通过“头脑风暴”“专家会诊”“参观取经”等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提出问题解决办法。2024年以来,形成市域治理、网格化党建等15项调研成果,助力解决域清街停车、老旧小区垃圾处理、房屋漏雨等难题80余个,街道接诉即办诉求量同比下降31.8%。
坚持多方联动。强化与企业联动,绘制辖区“资源图”,携手元保数科等企业及科研院所,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开展现场教学50余批、覆盖千余人次。强化与高校联动,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组建“智囊团”,打造“共朝美好·双奥之光”品牌,培育“一社一品、一域一光”微品牌,提升学员创新与实干能力。2024年以来,开展培训和各类活动82场、覆盖1.8万余人次,营造优才辈出、青蓝相继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延庆区八达岭文旅集团党委:“五强”举措塑队伍,凝聚企业发展强大合力
下一篇:昌平区召开来昌挂职干部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