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创建“骑手调解室” 激活治理新动能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朝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10-09
朝阳区奥运村街道街道始终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坚持多元共治,搭建桥梁平台,以发挥“奥运骑手”末端治理效能为突破口,创立北京首家“骑手调解室”,建强“五大功能”,守护社区和谐。
关心凝聚,双向赋能,织密共建共治“一张网”。街道坚持多方位切入、多渠道供给,深入做好新就业群体关心凝聚工作,以心换心,增强基层党组织感召力凝聚力。打造集需求链、资源链、服务链于一体的“三链”工作模式,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就业群体“走访行动”。打造“奥运骑手友好商街”,联合辖区商户设立“友好商户联盟”,建强“全时驿站”21家、“暖心驿站”22家、“友好商户”20家。同时,鼓励骑手参与基层治理,实现从“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的角色转变,真正拧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一股绳”。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是城市服务的“毛细血管”,更是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街道充分发挥骑手走街串巷的独特优势,积极调动骑手参与社区治理,涌现出一批思想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基层治理“小骨干”。
多方融入,搭建平台,创新成立“骑手调解室”。培养“骑手调解员”。设立“楼长”“点长”“骑手调解员”制度,针对快递驿站、小区楼宇、小区出入口等关键点位,选聘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好的新就业群体骨干担任,负责日常秩序维护、信息传递和应急响应。定期组织开展“网格治理能力提升培训”,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经验分享等形式,切实增强一线治理人员的实战能力与服务意识。打造“骑手调解室”。充分发挥“骑手调解员”的实体化运行功能,既当好“伯乐”,精准挖掘、识人育人,更提供舞台,打造实体化调解空间。融合“骑手调解链”。规范“骑手调解员”处置办理程序,建立“问题受理-政策咨询-现场调解-情况反馈”四步工作流程。依托街道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员”平台,借助“政法日”接待日活动,共享法官、检察官、律师、心理、医生等专业资源,贯通“街道-社区-网格”调解平台链条。
优化功能,提质服务,打造群众身边“守护员”。“骑手调解室”平台采取“固定时间现场办公+灵活时段线上对接”模式,充分发挥骑手贴近社区、熟悉情况的优势,提供便捷、透明、高效的调解服务,积极推动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
未来,奥运村街道将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骑手调解室”的平台枢纽作用,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治理的“移动探头”和“民情前哨”,推动新就业群体不仅是“服务提供者”更是“社区共建者”,积极打造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居民良性互动、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