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曙光街道创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05-23
海淀区曙光街道常住人口9.7万人,下辖17个社区,现有党组织69个,自管党员3932人,报到在职党员5161人。社区物业服务企业19家,备案业委会3家。街道党工委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主业,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作用。
强化党建引领打基础。一是强化统筹,建强工委。工委制定“1377行动计划”,明确建设缤纷绚丽的七彩曙光总体思路,建立街道党工委对地区社会治理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党对各类议事协调机构、社会组织的领导。二是加强领导,夯实基础。注重发挥社区党组织对各类社区组织和社区工作的领导作用,利用“两委”换届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广泛推行“五好四有三突出”社区党组织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良性互动。在15家符合条件的物业公司全部成立了党组织,对其余7家物业公司和业委会通过派驻党建指导员方式实现工作覆盖。三是丰富载体,提升服务。打造“曙光党建”APP手机智能软件平台,采用微党课、微快讯、微互动等传播方式,“线上”凝聚2273名党员注册,每日吸引300余人活跃;新增街道社区两级党建阵地1800平米,“线下”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线上线下双向互动,虚拟现实“两个平台”党建教育活动新格局。
创新治理模式出实招。一是六方联动,深化治理。抓“吹哨报到”工作契机,推动改革向社区治理延伸,创新推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明确社区党组织第一推动力、第一责任人、第一示范者角色,厘清社区治理六方责任主体的权责界限,规范社区决策议事方法手段,初步形成精治共治法治的新型社区治理合作伙伴关系。二是科技融合,破解难题。充分运用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和闲置车位停车共享机制,搭建精准导引、电子收费、大数据管理的停车综合数据服务平台,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三是两级联动,强化共治。健全区、街道领导下沉一级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组织架构,落实“1+N+T”、“三项清单”等制度,将100余家地区单位纳入两级平台形成“党建合力”。扎实开展“双报到”工作,推行“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三单制”模式。今年以来报到在职党员集中开展各类活动158次。
推进民呼我应见实效。创新实施“接诉即办”“963”工作法,推动为民办事常态化、制度化。9 即建立“九步法”。对接单、核实、签收、派单、处置、反馈、审核、回访、结案九个步骤实施全过程闭环管理,确保接诉案件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6即健全“六机制”。坚持全员发动、信息报送、问题预警、高位协调、邻里守望、考核评价六大机制,从问题源头抓起,发挥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作用,最大限度将矛盾问题解决在社区内部。3即立足“三指标”。围绕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今年以来,共签收市级平台直派案件1102件,响应率100%、办结率95.44%、满意率8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