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法院党建引领审判质效提升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西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9-12
西城区法院以党建引领审判质效提升,以党建为纽带,将初心使命融入为民司法全过程。依托党支部、党小组和全院理论学习小组网络,构建“导学+精读+研讨+实践”四维一体学习模式;以“政治体检”全覆盖为抓手,形成“体检—诊断—治疗—复查”的完整闭环;以“先锋同行”机制为引擎搭建法院与街道、机关单位协同联动桥梁,以司法服务解决基层治理中的急难愁盼。
思想“加油站”促推改革创新
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西城区法院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领学”为引领,将思想“加油站”建在审判一线。将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作为思想“加油站”的重要载体,已形成集理论学习和调研写作于一体的综合赋能平台,引导青年干警将创新理论学习成果深度融入审判实践。
同时,依托遍布全院的理论学习小组网络,以及融合专家学者专题授课、资深法官经验传授等形式的“圆桌漫谈”等载体,运用“导学+精读+研讨+实践”四维一体学习模式推动学习成果转化落地。“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应用与风险规制研究”中标北京市法学会专项课题、西城法院制定司法数据使用及安全管理规定……思想“加油站”的智慧火花,成为推动理论研究与业务发展的新动能。
负责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西城法院民四庭,依托思想“加油站”形成需求和履职“两张清单”,针对老字号企业提出的傍名牌、商业秘密、数字化转型等热点问题,深入研讨分析问题成因,形成审判团队细分明确的“履职清单”,在点对点提供司法服务的同时,通过撰写《关于西城区老字号企业商标权司法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举办“涉‘老字号’商标侵权案件典型案例”线上通报会等,助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这些具体举措,正是得益于对创新理论、政策要求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直击难点让党员担当具象化
西城法院金融街人民法庭党支部深化“法润金融”党建品牌实践,党员法官与北京金融纠纷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党员骨干围坐交流,深入剖析金融纠纷化解的堵点与策略。以党组织共建为纽带,深度链接金融领域纠纷治理资源,在矛盾化解、风险防范、金融消费者保护等关键领域凝聚合力。
推行季度“政治体检”全覆盖。由机关党委牵头,对各党支部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筛查”,在“党建引领业务发展”这一维度中,将缩短案件审理周期、加强积案清理、注重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等情况嵌入考评体系,成为检验支部战斗力的重要依据。针对“亚健康”支部,机关党委开列“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并持续跟踪问效,形成“体检—诊断—治疗—复查”的完整闭环。
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在繁案难案攻坚、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干警挺膺在前、表率在先,将“党员”标识始终亮在最醒目处,时刻提醒身份、激励作为。先后开展15场院庭长示范庭审活动,多为要案首案,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建单位及行业代表现场旁听,将党员先锋模范与攻坚克难的作用具象化于审判实践阵地。
“先锋同行”深耕为民解忧
聚焦审判质效提升的同时,西城法院以“先锋同行”工作机制为抓手,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与全区15个街道、6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推动业务庭党支部以“整建制”形式与街道、机关单位党组织结对,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牛街街道司法所在调解劳务者受害纠纷时对赔偿标准存疑,通过“先锋同行”机制反馈后,西城法院民一庭法官田晓昕在指导纠纷化解时,敏锐捕捉到调解员对赔偿金额计算标准存在普遍性困惑。对此,民一庭党支部迅速响应、专业攻关,短短数日内,一份2200余字的《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赔偿金计算参考》便精准送达基层。
在纵横交错的胡同深处,“先锋同行”工作机制通过法官工作站实现了干警定期巡回、特邀调解员常态入驻与专业法律支持的实时在线,将司法专业力量融入社会治理网格,把调解技巧、法律研判送到街道社区最前沿,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西城区法院将持续深耕党建与司法审判、为民解忧等工作的深度融合,以支部共建为基、让党员冲锋在前,高效化解群众的急难愁盼。